时间:2012-11-28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11月25日12时48分,中航工业航空公司副总经理,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罗阳,在辽宁舰完成舰载机起降训练靠岸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不幸殉职,年仅51岁——而此前一天,中国第一架舰载机歼—15,在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甲板上昂首跃起。这美丽而雄健的一跃,实现了中国航空工业从陆地到海洋的跨越,也永远地定格在了这位歼—15飞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的脑海中。
从北航毕业分配至沈阳飞机研究所从事科研,到中航工业沈飞集团领军者;从当初简单仿制苏联米格战机,到成功自主研发被外媒称为1可与美国F—18(大黄蜂)、俄罗斯苏—33等世界最先进舰载机媲美的歼—15,30年奋斗,前20年研发飞机,后10年制造飞机。罗阳匆忙的一生中生为战机,死亦为战机!
“这是中国军事航空工业的重大损失。”有专家惋惜地如是评价。
生命献给舰载机
随着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的交付训练,采用什么型号的舰载机,是进口还是国产?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
神秘的面纱逐渐揭开。完全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生产的歼—15战斗机浮出水面,它由被称作中国歼击机摇篮的中航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生产,著名的歼—6、歼—8等中国王牌战机都来自这里。
在浩瀚淼茫的海域里,能否在航母狭长的跑道上降落,关系到试飞员的安全,也关系到歼—15将来的命运以及最终能否形成战斗力。
11月18日,按照计划,罗阳登上辽宁舰,参加舰载机歼—15的起降训练任务,对于航母和歼—15自身来说,这都将是最重要的一次训练。作为现场总指挥,罗阳感到责任重大。“压力之大,责任之重,难以想象。”和罗阳一样在辽宁舰上参加歼—15起降训练的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601所)党委书记褚晓文说。
由于训练任务异常繁重,精神高度紧张,加上保密要求,直到24日起降训练成功,上船第7天的罗阳才跟妻子通了一次电话。没想到这次通话就成了他和家人的诀别。
“从上航母前一周到最后牺牲在舰上,罗阳非常劳累。”褚晓文对记者回忆,“率沈飞参加完珠海航展就飞到北京中航集团开会。11月18日,又搭乘直升机飞赴辽宁舰,马不停蹄。上了航母,把东西放好,一分钟都没有休息就上了塔台。我见他脸色过于疲劳,劝他说休息一会儿再干。‘前面耽误的活儿太多了,得赶回来。’他告诉我。”
也许是前期的疲惫透支了罗阳本来强健的体魄,在辽宁舰完成舰载机起降训练靠岸时,罗阳却英年早逝。
遗憾的是,罗阳每年体检都没有发现身体有什么异常。今年由于工作异常忙碌,他没有参加集团年初的体检,潜在的心脏问题也因此没有被及时发现。
航空报国是使命
“从事航空工业的人有着强烈的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担当意识。”褚晓文说,
对新中国的空军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罗阳和褚晓文服务的沈阳601所、沈飞集团在中国航空界有着怎样的地位:歼—6、歼—8,几代主力战机都是他们研发、制造。新中国第一架亚音速喷气式歼击机、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第一架歼教Ⅰ飞机、第一架超音速歼击机、第一架双倍音速歼击机……
“沈飞的责任不仅关系企业生存,更主要的是关系国家利益,所以沈飞的责任实质是国家责任。”罗阳生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尽管现在是市场经济,沈飞的传统依然未变,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人的特殊性。和一般企业追求利润相比,沈飞有8个字作为回答,就是‘恪尽职守、不负重托’。”
近年来,作为中国重要的歼击机制造基地之一,沈飞承担了多项重点型号任务。“尤其今年是决胜年,大家都有超常的拼搏精神,都有强烈的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褚晓文说,“我们要用10倍的努力,才能实现中国创新性、自主研发的军事航空工业的跨越发展,才能缩短和美国等军事强国的差距。”
“航空报国是使命,而不是荣誉。”这是罗阳生前说过的一句话。
才见虹霓君已去
罗阳去世的消息传到集团,公司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很多员工来到沈大高速公路沈阳出口,迎接载有罗阳遗体的车辆。
记者了解到,罗阳在集团口碑威信极高,为人公道正派、业务强、善于管理;对下属随和、宽容,敢于担责。
记者采访集团多位员工,都表示对罗总的去世“感到很突然,不太相信,非常难过。”“这几年是集团变化最大的时期。沈飞任务量、订单大幅增加,员工平均收入基本实现翻番。现在我们技术管理部门普通员工平均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比五六年前翻番了。”一位中层干部说。
“没想到,集团这几年的新机型刚有成效,罗总就离我们而去,难以相信。”沈飞工艺处处长董强说,“今年各种型号任务非常繁重,对罗总的猝然离去,大家感到非常突然。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完成罗总未竟的事业。”
“才见虹霓君已去,英雄谢幕海天间。”沈飞员工写下这样的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