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旗文稿 发布时间:2017-04-12
中国的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是民生幸福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但较长时期以来,国有企业形象建设处于短板状态,尤其是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和经济结构转型的今天,亟需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和期盼,树好我国国有企业应有的形象。
树立良好的国有企业形象意义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国有企业确实要担当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树好国有企业形象,是一项根本性、紧迫性、战略性的建设任务。
首先,是体现中国国有企业性质、地位和作用的根本需要。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是全民所有制财产,是公有制根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市场主体。要让人民认可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共产党执政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支柱,是我们党、国家和人民的命脉所系,就必须在人民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国有企业形象,使国有企业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其次,是扭转“形象危机”、优化改革环境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形象危机”,在很多民众的意识里,一提到国有企业,就是官僚、腐败、垄断、低效的印象。其实这不符合国有企业的实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国有企业的重大历史贡献、重要地位作用做过高度评价,并再三强调要通过深化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但社会舆论对国有企业的负面评价并没有明显改观。究其直接原因,一是少数媒体宣传片面。只要讲国企改革,关注的热点几乎总是讲国企存在什么问题,而缺少对国有企业过去和现在成绩的正面宣传。而最近几年,有媒体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机,重谈“国企低效论”,为“国退民进”制造种种“依据”,也极大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形象。二是个别专家解读扭曲。个别专家解读国企改革时,往往避而不谈国有企业存在的必要性、发展成就和贡献等,而是过度谈论国有企业的问题,好像国有企业天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三是国有企业自我宣传底气不足。有关部门和国有企业自身,不敢大张旗鼓宣传国有企业的制度优势和力量优势,不宣传其为国为民的担当和贡献,更不宣传国有企业在改革中有什么“做强做优做大”的成绩,而是过多地宣传国有企业怎么收缩退出、让权让利,这反映出一些国企对改革目的和方向把握是迷惘的,理不直、气不壮。这种被动局面若不扭转,不可能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发展壮大创造健康有利的环境。
第三,是担当新形势下党所赋予历史重任的战略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要使国有企业成为“一个依靠力量、五个重要力量”的新定位、新要求。这说明,今后若干年我们党要在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新的斗争背景下,领导人民完成新的伟大历史跨越,中国要由经济大国变为经济强国,要实现人民共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立于不败之地,关键还是要依赖国有企业发挥好顶梁柱作用。
所以,国有企业形象好不好,不是孤立的某个企业或企业领导怎么样的问题,而是事关根本制度、政治大局和宏观战略的大问题。涉及国有企业的有关各方都应该重视起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国有企业形象建设。
国有企业需要树立什么样的形象
当前是我国深化经济改革和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国有企业表现如何,举足轻重。从党和人民群众的期盼看,需要国有企业展现一个在改革发展中敢担当、有作为,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好形象。
一是做强做优做大的改革进取形象。要不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是一个我国经济改革发展可随意选择的问题,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决定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今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提出了“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改革总目标,他一再强调要“理直气壮”、“坚定不移”。中央也强调,发展混合所有制是探索基本经济制度有效实现形式的突破口,但“混改”本身并不是目的,不能“为混而混”“一混了之”,目的是要“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但现在公众通过各种媒体所接受到的国有企业改革消息,几乎与“做强做优做大”不搭界,反而好像只有把国资股权“混”少了、把国有企业“混”没了,就是改革成绩,不然就不是改革;国有企业引入私资放弃控股权的实例不少,而国有企业混出去控股私资的一例未见。如何证明国有企业是“做强做优做大”了?广大群众怎么会认可这样的改革形象,这不是进取,而是萎缩,给人民带来的不是信心,而是担心。
二是积极主动作为的竞争主力形象。国有企业承担着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责任和制度责任,是代表全民利益的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其经济效益水平和财政贡献水平,对国家对人民至关重要。所以国有企业在改革中不能退出效益高的竞争性行业,只干“赔本买卖”,而应当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增强活力,实现资产运营优质高效、保值增值,为国家多交税利,为社会多做贡献。在经历近40年的高速发展之后,我国经济面临着经济速度放缓、矛盾叠加深化的风险和挑战,经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很重,困难也很大,要解决问题,关键还要靠国有企业的主导、核心和带动作用。人民群众希望国有企业危难关头更显英雄本色,无论是调整结构、优化布局,还是创新发展、驱动转换,都能够顶上去、带好头,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当好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领军力量。
三是管理科学先进的制度示范形象。中国国有企业理应成为先进生产力、先进企业文化和先进企业制度的代表,成为非公企业的学习榜样。但这些年国有企业也暴露出来不少问题,主要是管理体制官僚化、经营机制不完善、产权约束不规范、贪污腐败等,极大地影响了其声誉,因此,有必要通过深化改革,规范和完善治理结构,既提高活力,又遏制腐败,树立起良好形象。但是,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必须深刻汲取过去国有企业改制中食洋不化、照搬西方公司制模式带来党的领导削弱、民主监督落空的严重教训,要坚持“制度自信”,把党的核心领导、职工民主管理等制度优势与适应市场的公司治理体系有机融合,建成真正能够代表先进、符合人民利益和意愿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科学决策、良性发展上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从而去影响和带动其他性质的企业。
四是无愧执政骨干的企业领导形象。这些年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出问题的不少,有的非常严重,查出的问题也触目惊心。这是让社会民众对国有企业领导普遍不看好,也不大信任的主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这个定位非常重要,破除了多年来企业干部特殊论,好像党规党纪管不着;又强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肩负经济领域治国理政的重大责任,必须做到“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五条标准。人的因素是决定因素。人民群众希望看到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树立新的形象,不是“老板”,也不是“官僚”,而是一心为公、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好领导,能够坚定信念、任事担当,把党的要求落实到经营管理各项工作中。如果一遇困境,就想把企业卖掉,这样的国有企业领导肯定是不合格的!
国有企业怎样塑造良好形象
国有企业形象建设,既有怎么讲的问题,也有怎么做的问题。事实胜于雄辩,怎么做比怎么讲更加重要。群众更加看重你怎么做,做本身也是宣传,而且是最有说服力的宣传。但是,宣传也非常重要。历史和现实都证明,舆论的导向力、影响力不可小视,好的舆论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推进器”。所以二者应该良性互动,配合协同,相辅相成。当前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国有经济的思想,把握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决?习近平总书记作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次数之多、容量之巨,反映出对国有企业的重视程度之高、问题针对性之强、涉及面之广、要害把握之准、内涵之丰富,都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套内容完整、逻辑严密、思想精深、实践管用的科学体系,对于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作出了重大创新,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科学指南。国有企业改革存在一些乱象,说到底是因为思想不统一。有的部门、地区和企业的做法,实际上偏离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国有经济的思想,导致人民群众不满意、社会舆论质疑和负面评价很多。改革是要为发展服务的,影响国有企业发展的私有化改革,不但不会给国有企业形象添分,相反,只会严重败坏国有企业形象。所以当前亟需抓紧系统深入地学习研究和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国有经济思想,这是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推进改革的有力举措。
2.正视矛盾困难,积极主动转型发展,不要在改革浪潮中失去发展壮大国有企业的初心和定力。在当前我国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国际市场低迷、国内矛盾叠加的情况下,部分国有企业出现了产能过剩、库存积压、负债加重、经营困难的低效甚至亏损状况,但这种状况只是局部性和阶段性的,是整个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后必然经受的阵痛。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直线前进,在市场竞争选择中经受波动和曲折不足为怪,不能由此否定国有企业被长期历史所证明的宏观上和微观上的高效性。部分国有企业今天遭遇的是全行业性的产能过剩局面,这种结构失调状况,是与过去一些年实行的扩张性宏观政策和扭曲的产业政策引导分不开的。因此,对受困国有企业,不能简单推给市场、一卖了之,而应积极扶助、科学引导,多方努力、共渡难关。国有企业自身也应自觉担当,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力量,调动主人翁责任感积极性,同舟共济、集智聚力,在结构调整中该转主动转,该重组积极重组,共同奋斗去实现转型升级目标。要防止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把化解过剩产能简单变成消化国有企业,把暂时遇到困难的国有企业都当作“僵尸”处理。难道搞“混改”私资不控股就不算改革到位?既然搞成私资控股的企业,那还算什么国有企业改革?这样的“改革”结果,到底是在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还是在放大私人资本功能?
3.关键要把国有企业领导干部队伍搞强。在当前转型发展困难多、反腐纠风压力大的形势下,一些国有企业领导不愿作为、不敢作为、不会作为的现象比较突出,乱作为问题也依然存在。比如贯彻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有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仍停留于个人说了算的“老板”思维,关心的是今后谁当“一把手”,有的还规定今后党委书记都是企业“二把手”。有的躺在现有官位上观望,宁可在国际国内竞争中坐失企业有利发展机遇,也不做对个人没有利益的事情。这种状况令人担忧,如果长期的改革迷惘和利欲诱惑在相当程度上动摇了一代国有企业人的心志,患得患失成了正常思维,那就离“执政骨干”的要求太远了!领导队伍素质不行,一切都是空话。要整顿国有企业领导干部队伍,用实际工作成效考核选用干部,把真正有觉悟、能担当、懂经营、敢作为的人才用到领导位置上,拿出让人民群众看得见的成果。
4.树立正确导向,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要客观评价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应该多宣传国有企业在困境中自觉担当、主动调整、改革增效、发展壮大的事例,让人民群众在国有企业身上看到希望和力量。从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官方媒体和研究机构,到国有企业自身,要理直气壮地为国企正名、撑腰,为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说话。要注重用事实说话,按照党和人民的期盼,重点调研和突出宣传一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正面典型和优秀企业领导人,让老百姓像认识华为、了解任正非一样,认识和了解中国国有企业的先进榜样。要注意运用新媒体平台,创新传播形式和技术手段,拿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有感染力说服力的宣传成果,以扩大国有企业的传播影响力。
本文摘自:《红旗文稿》